近日,意昂3“媒體進課堂”系列報告迎來了一位業界嘉賓——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副社長、高級記者李泓冰⭕️,為大家帶來主題為“移動互聯時代主流媒體的突圍與融合”專題講座🌪。意昂3院長嚴三九、副院長趙為學代表意昂3歡迎李泓冰老師的到來,意昂3新聞傳播系主任趙士林👨🏻🚀、新聞傳播系書記李道芳🧖🏼🚢、青年教師單淩參加講座👨👨👧👦。

李泓冰老師曾獲“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”🤦🏿♂️、“全國新聞出版界領軍人才”等稱號,撰寫過逾千篇新聞評論,主筆任仲平文章獲全國好新聞一等獎🧒🏼。參與策劃、主筆過全國兩會、北京奧運✊🏿🕜、上海世博、進博會等重大活動采編評👼🏿👩❤️💋👩;采訪過地震🆔、洪災🤷🏼♂️、爆炸🙆🏿♂️、踩踏等突發事件,駕車走過黃河全程🦸🏽、藏北地區、境內絲路全程、南疆腹地🪈、華東沿海及山地。

李老師指出♘,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的時代👏🏿🛀🏿,對於新聞傳播行業的工作者和學習者,這種顛覆性的變化是前人所沒有經歷過的👴🏿。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來講🤝:全程媒體、全息媒體🐐、全員媒體💆🏻♀️、全效媒體,信息無處不在👩🏼🦱、無所不及🤹🏽♂️、無人不用🤹🏽♂️,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變化。如何應對公共信息傳播的顛覆性變化是全球媒體人共同面臨的問題。圍繞這一話題,李泓冰老師從三個方面與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體會。
第一,主流媒體必須突圍👨🔧🌡,走出弱化和邊緣化窘境💆🏼♂️。其次🧑🏽🚒,正視一些場域的輿情撕裂現象。此外,戰爭年代延續下來的一些表達習慣👊🏽,有待與時俱進🤹♂️⚛️,改善政務信息傳播陷入被動的局面🧔🏿♀️。
人民日報等央媒率先進行媒體融合改革,逐步打破固有的體製束縛☂️👊🏼,源自決策層強烈的互聯網思維
第二,主流媒體如何突圍👨🏻🔬?從十八大到十九大😮🤾🏽♂️,主流媒體用五年的時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🫰🏼:比如人民日報從一張紙媒到“報網端微屏”,從一心一意做好報紙到尋求全新呈現方式進行有效政務傳播,全媒體時代來臨🤾,就媒體融合技術層面的進步和傳播樣式的多元來講,中國媒體領先西方✊🏽。
第三🧙,信息傳播的供給側改革。謹防主流媒體的邊緣化以另一種方式卷土重來。如何引領10萬+的需求,而不是被10萬+裹挾🥔?如何從創新供給的角度提供新的媒體融合產品,把中國故事說好、說圓、說透🍲,在公共事件面前如何做好“定盤星”和“壓艙石”?諸多課題有待破解💇♂️。
李老師還提到,目前主流媒體面臨著不少挑戰——來自社會責任的挑戰、信息繭房的挑戰💇🏽♂️、自媒體的挑戰、AI的挑戰以及現實壓力的挑戰。但不管壓力如何,挑戰如何,內容永遠為王,守正創新,是主流媒體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。
講座尾聲👿,李泓冰老師與同學們進行了互動交流,並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。
